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
[07-22 01:04:22] 来源:http://www.dxs56.com 高等教育论文 阅读:8480次
所以过程性评价很好地填补了上述的评价死角。比如,过程性评价中的学生自评、互评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其结果是形成“深层式学习方式—高层次学习结果—深层式学习方式”的良性互动。
其二,重视非预期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传统的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将评价的目标框定在教育者认为重要的、十分有限的范围内,这种做法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被忽视,评价导向的积极作用被削弱。过程性评价则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认为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当得到评价的肯定,而不管这些学习结果是否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 www.dxs56.com
这正是现代教学所期待的最终目标。应当指出的是,过程性评价也会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传统评价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结果是过程中的结果(process outcome),并且其评价标准不是预设的,而是目标游离和价值多元的。比如,学生自己的一些非正式的学习活动,如与人谈话、浏览网络、看电视或者阅读一些教师所列书单上没有的书籍等等,都可能引发新的思考,这些新思考往往成为新思想、新发现的重要来源。
二、过程性评价的分类
过程性评价中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是指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时,学生对于自己和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进行的自我反思与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则是对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出的事例进行的引导性评价。这样的评价也关注学习结果,但它对于结果的关注是基于价值多元原则的,它给非预期学习目标预留空间。比如,笔者看到一个高一学生在地理学科的一个模块学习结束时,在教师组织的学生自评与互评活动中,向同学讲述她的学习体会。她将教科书上以及教师所讲的内容中未完全展开的部分记录在“问题本”上,课后通过图书馆以及上网查阅相关信息的方法,她弄懂了“问题本”上的问题并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和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谈话中,自豪与喜悦溢于言表。这正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非预期的学习结果。除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动机以外,这样的评价方式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这样的评价方式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嵌入式”过程性评价,通常采用竞赛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先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或者利用原来的自然分组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事前明确竞赛规程:各个小组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次数、质量如何记录、如何评定;各小组课堂表现情况的汇总办法;模块或者学期结束时的评定与奖励办法等等。
在这种两层级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只评定到小组,最后在一个阶段学习结束时,通过小组内部的同学互评的方式再评定到学生个人。其特点是:教师没有太重的评价负担,符合我国大班教学的实际。另外,由于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实施这类评价应当注意的问题是:评价的频度要适当,否则记录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www.dxs56.com
程序式过程性评价通常指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教师组织的旨在反思与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作为一种事后的过程性评价,程序式评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相对集中的时间与合适的场地。可以在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进行,也可以在一个学期结束后进行;可以每个模块都实施这样的过程性评价,也可以只在部分模块中实施。二是评价过程会有相应的记录。例如,过程性评价量表、小组互评记录、教师评语等等。三是评价的结果会用作学生阶段学习成绩的评定依据。随机式评价则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与完整的评价程序。它通常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的,不作评价记录,其结果也不用作对于学生进行总体评价的依据。
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学生表现的一句表扬或批评、一种肯定或否定,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引导着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规范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方式。所以,随机式评价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上述两种评价方式各有特点,前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但耗费的时间多,师生的评价负担重。后者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且方式灵活,有利于教学的组织,但学生较为被动。所以,通常两种评价方式需要结合起来使用。
由于任何一种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都不能完全评价出一个学生的全部素质与能力,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视角又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应当尽可能地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对于不同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群体,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某实验学校的历史课教师推行的“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将教学、竞赛与评价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他的具体作法是:事前规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演讲主题,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作好演讲准备。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然后随机抽取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就规定的主题作课前5分钟的演讲,演讲的质量当堂评定,作为小组的成绩。模块学习结束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演讲的准备,在课外收集了大量的材料,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以及信心与勇气。
三、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工具
国外用于过程性学业评价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于我们的国情。因此,本着过程性评价应该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应该能够体现评价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学生通过评价学会评价,从而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能够体现对学生的动机态度、过程与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的指导思想,[5]为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学业评价的方法与工具,我们在实验学校进行了评价改革的试验研究。 www.dxs56.com
考虑到样本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我们选择了某地一所普通中学作为评价改革实验学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与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评价改革实验收到了初步的成效。20xx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了新课程教学工作现场研讨会。会上,课题组和这所普通中学的代表向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介绍了经验,并现场展示了这所中学关于评价改革的具体做法,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肯定。普通中学的评价改革,是包括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在内的高中模块学业评价的整体改革,这里主要介绍其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与工具。
- 上一篇:成人检验本科职业教育的方法探讨
《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相关文章:
- 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 › 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